首页 > 自媒体 > 邓林 > 养宠物,生命教育的一课

养宠物,生命教育的一课

 
作者:邓林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李新影国家执业兽医师、北京博望动物医院院长 董 微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研究人员根据6260名8岁以下儿童养宠物和失去宠物的经历,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李新影

国家执业兽医师、北京博望动物医院院长 董 微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研究人员根据6260名8岁以下儿童养宠物和失去宠物的经历,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宠物死亡会引发儿童的悲伤感,这种悲伤会持续3年或更长时间,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研究人员认为,父母或儿科医生不应忽视宠物死亡给儿童造成的伤害,如果有人能以同情或理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对处于悲伤中的孩子来说可能非常有帮助。该研究发表在《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上。

养宠物,生命教育的一课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身心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者李新影来看,少年儿童内心单纯,与宠物长期性交往中极易造成依赖性,而宠物的使用寿命通常较为短,其身亡非常容易给孩子导致心理阴影。这时,父母可以利用与孩子一起为逝去的宠物找适合的下葬地址并开展哀悼、给孩子解读宠物从出世到身亡的全过程等方法,协助孩子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学好怎样在未来的生活中面对存亡、创建身心健康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念。

李新影还觉得,养宠物有益于幼儿期的孩子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和人格健全的培养。

提高身体素质。很多家长不赞同小朋友接触宠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孩子被咬伤或抓伤,二是怕宠物身上的细菌、寄生虫等传染给孩子。然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者发现,早期接触某些环境细菌,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免疫系统。经常接触猫、狗等宠物的孩子,发生过敏、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几率相对较小。每天出门遛狗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使身体得到更多锻炼。

提高善心和责任感。养宠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必须每日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陪他们玩乐,而父母可以将一部分医护宠物的作业交到孩子,例如准时投喂、给宠物冲澡、带宠物溜达等,让孩子慢慢培养担当意识。哈佛大学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家中养宠物的孩子,担当意识可提升20%。与此同时,在照料宠物的历程中,孩子还可以产生善于与别人共享、关注别人体会和珍惜生命的优良质量。

提高与人相处和社会发展适应力。在与宠物共处的历程中,孩子可以利用与宠物沟通交流及观查其个人行为,比较敏感捕获另一方的微小心态,并颇具换位思考。那样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更受大家喜爱,进而提高信心。除此之外,与宠物共处还能协助孩子创建开朗、积极主动、乐观、擅于聆听等健全的人格,将来能尽快融入社会发展。并且,宠物还能够协助孩子了解新的好朋友,构建孩子的友情公路桥梁。

宠物给孩子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北京博望动物医院院长董微表示,从小饲养的宠物一般不会伤害主人,但也要防止牙齿、指甲等不小心造成的划伤,需要定期为宠物剪指甲,并到正规机构注射宠物疫苗等;经常洗澡和体内外驱虫等可有效减少儿童接触病原体的机会;需要每天到室外活动的宠物,回家后,主人可以先为其清洗爪子后再松开,或用半干的无纺布轻轻擦拭肉垫和皮毛。此外,小朋友要尽量远离流浪猫狗,其身上的病菌、寄生虫较多。▲

相关文章
家里有小孩,难道就不能养宠物了?做好这5点可以照常养
家里有小孩,难道就不能养宠物了?做好这5点可以照常养
守护孩子,规范宠物监管
守护孩子,规范宠物监管
十一假期:孩子与宠物的安全玩耍指南
十一假期:孩子与宠物的安全玩耍指南

摘要:乌龟、鬣蜥、青蛙等小型宠物因其可爱的外表和较低的维护成本而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尤其是作为儿童的首次宠物。然而,这些宠物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危险细菌,对儿童和成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宠物携带细菌的风险乌龟、鬣蜥、青蛙等小型宠物因其易于互动和维护成本较低,常被选为儿童的首次宠物。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这句话,现在看起来可没那么靠谱了。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有两个故事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上海老医生的“最后心愿”这位老医生,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打算,从吃的穿的到上学读书,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