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猎—下司犬
下司犬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南部,因中心产区在下司镇,故历史习惯称为下司犬。产区居民以苗族为主,居住于深山峻岭之间,过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险,野生动物较多,自古以来苗胞均有打猎和养狗看家守院的习俗。经产区人民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下司犬”体型外貌和生活性能独特的特征特性。早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镇就辟为商埠,形成盛市和重要码头。往昔,贵州与省外陆上交通闭塞,云贵两省的土特产品多集中于下司,赖清水江运到湖南洪江、常德、过洞庭湖直达武汉。湘、鄂、赣的棉花、土布、药材、瓷器等货物亦用船载逆水而上到下司起崖,再运到贵阳、安顺等地。因此,当年的下司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商户林立、住户密集,官富养犬护院,一时养犬兴盛。国民党陆军通校于一九三八年冬迁至麻江,军犬所设在下司玉皇阁,更带动了下司养犬的发展。
下司犬按披毛划分有三种类型:长毛,中毛,短毛。毛色光亮、洁白如玉,头部粗大,相貌凶猛,鼻、嘴、眼圈红润,双眼皮,胸部深圆,尾直而尾尖向上(鼠尾)。通晓人性,悟性好,忠实听话,颇受人们宠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常被驯化为观赏犬。该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级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该犬种起源无从考证,该犬早期时候主要用于山寨村民家庭打猎看家,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利用该犬的特性进行狩猎。由于该犬灵活机智、狩猎全面、对主人温顺忠诚,对外来入侵者毫不让步,最突出的特性为狩猎天性。非常通人性,可观察主人的意图行事,下司犬之间团结性好,知道与主人配合,对外人或猎物凶猛,被誉为狩猎犬中的全能大师。
下司犬的二则新闻报道:
1.与“德牧犬”并称的中国“下司犬”濒临绝种
与德国牧羊犬齐名的我国贵州下司犬正面临绝种的危险。据估计,在它的原产地贵州省麻江县,纯种的下司犬仅有270只左右。 下司犬以忠实主人,嗅觉灵敏,爆发力强,耐力好,捕猎能力强,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特点,被列为世界名犬和中华名猎。经过系统强化训练,下司犬可以成为警犬。
下司犬因为它的核心种植区在麻江县的下司镇而而出名。定居在下司镇的广大苗族地区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会有养宠物和捕猎的传统式,通过广大苗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长期性培育,成年人非纯种下司犬一般个子46—55cm,重量22KG上下。下司犬头顶部粗壮、额宽平、鼻颈宽敞、耳薄站立、面部粗毛站立,宛如鳞片状,让人望而却步。麻江县牧畜水产局可能,麻江县非纯种的下司犬仅有270只上下。麻江县牧畜水产局纪检书记李发勋说:“麻江县已经运行维护开发设计新项目,根据创建喂养产业基地,培育保种和扩张繁育等方式 对下司犬开展防御性开发设计。”
2.“下司犬”有希望变成中国警用装备新犬品种
( 2010年12月07日 11:38:22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
【讲解】中国方案根据人为因素培育和协助繁育,融合专业的科学合理练习等工作中,将全球第三猎狗“下司犬”塑造成中国警用装备新犬品种,用以跟踪、辨别、搜察冰毒和爆款等难度很大工作中。
下司犬原产地于中国贵州麻江县下司镇,因忠诚主人家、嗅觉灵敏、暴发力强、飞奔速度更快和捕猎能力强等优点被列入全球第三猎狗。现阶段,贵州省地区的非纯种下司犬不上300头,已濒临绝种。
经过贵州省科技厅及公安厅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及试验分析,下司犬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好饲养,适应性强等特点。最为特别的是其鼻子较大,占据了上嘴唇前端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因此嗅觉极其灵敏,具有良好的警用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