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猎犬这么多,为什么不看看我们世界级的国产狗?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几种中国本土犬~
咱自己的猎犬,也是很厉害的。
有些信息可能没有证实,遇到不切实际的信息望包涵哈。
川东猎犬(重庆犬)
也叫邻水狗、足狗。产于重庆及四川广安地区。主要用于狩猎。该犬性格外向,勇敢有攻击性,对主人极度忠诚。60年代数量不断减少,直至70年代才被加以保护,并成功地繁殖起来。
从正面看,此狗头脸呈倒梯形(即“头似邦”),五官紧凑,面部多皱。额皱呈“川”字或复“川”字
耳薄直立,其廓呈三角形。
上眼睑肥厚附眉痣,眼眶突出、眼神阴森,面带煞气……
四川凉山犬
产于四川地区凉山州,是彝族人常用的猎犬。彝族人的猎狗基本不喂东西,狗自己找东西吃,所以狗的猎性较强,属于半野生状态。
它们耷拉着三角形的耳朵,看起来很温顺,但生性警觉。毛色多是黑青色和黑黄色,花色比较罕有。
像这样自猎的狗在狩猎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勤快、吃苦、勇敢、耐力好、追踪长的特点,以及狩猎的那种欲望和不言放弃的精神,这也正是狗在狩猎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些好的表现,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好狗。
贵州下司犬
产于贵州凯里县下司镇。当地人也称虎须狗,主要用于狩猎。该犬的颜色奇特,为单一白色,鼻嘴眼耳皮肤均为红色,头大、额方、嘴宽、眼小,具有观赏价值。
该犬对主人非常忠诚,对外来侵扰毫不让步,保护领地也是该犬的本能。
最突出的特性为狩猎天性,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级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河北细犬
历史起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是北宋诗人苏轼所写诗中一句,左牵黄右擎苍是对当时行围采猎场景的生动描写,可见中国古代对猎犬早有培养和利用。
它们高挑优雅,身轻如燕,耳朵及尾巴上有着长长的丝毛。
对主人绝对忠诚,归家性能好,记忆力强。嗅觉灵敏,衔取欲望、捕猎欲望高,耐力好。较适应平原地带捕猎,也可作为护卫犬。
广西笔尾灰
产于广西钦州的传统犬种,在当地作为猎犬和看护犬使用,是优秀的赶山犬。
不过近年来因为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此犬的狩猎本能有所退化,逐渐沦为肉用犬,属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
它们的脸部褶皱有点像沙皮,尾巴很有特色。理想的外形标准可以用一句老话来形容:“头似葫芦耳似叉,尾似金枪腰一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