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喂养 > 缅因猫跟猞猁有关系吗

缅因猫跟猞猁有关系吗

缅因猫喂养
宠物播报提问于 2020-01-14 09:39
萧槿渝
有效2020-1-17 6:12

缅因猫跟猞猁没有关系。

1、缅因猫:

缅因猫因原产于美国缅因州而得名,是北美自然产生的第一个长毛猫品种,约于18世纪中叶形成较稳定品种。缅因猫体格强壮,被毛厚密,长像与西伯利亚森林猫相似,在猫类中亦属大体型的品种。

2、猞猁:

属于猫科,体型像猫,远大于猫。它很强壮,尾巴很短。通常,它的头不到体长的四分之一。四肢又粗又有力。耳尖上有黑色的毛。

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扩展资料:

性情狡猾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起来,有时还会躺在地上,假装死去,从而避免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在自然界中,老虎、豹子、雪豹和其他大型野兽都是天敌。如果他们遇到狼,他们会被紧紧地追赶和包围而死亡,这通常很难逃脱。夜间旅行,隐藏的活动,发达的倾听和视觉,游泳。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出现一个高峰。

除了野兔,它还有很多猎物,包括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野鸡,有时攻击麝、狍和鹿的幼崽,以及幼崽、羊和其他牲畜。

缅因猫
缅因猫
  • Maine Coon
  • 体型:大型
  • 体重:3-8.5KG
  • 产地:美国缅因州
  • 毛长:长毛
  • 寿命:10-15年
  • 价格:5000-10000元
相关知识
相关文章
狼见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中到底有多恐怖?
狼见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中到底有多恐怖?
看似凶狠,实则蠢萌的要命,“温柔的巨人”—缅因猫
看似凶狠,实则蠢萌的要命,“温柔的巨人”—缅因猫

说到缅因猫,可能很多铲屎官都不了解。缅因猫是很多男性铲屎官最想拥有的猫咪,拥有霸气的外表和一身厚实的长毛,不仅智商高,对主人也十分忠诚。缅因猫的特征基本可以用三个“最”来概括——最古老、体型最大、智商最高。

缅因猫气场太强,让人难以靠近,那是你没有真正了解它
缅因猫气场太强,让人难以靠近,那是你没有真正了解它

说起猫咪,我们脑海里浮现出来就是它们娇小、我见犹怜的模样,如今还衍生了一个新名词,叫猫系女友,想必是不少男生的择偶标准了。不过当他们看到一种猫咪的时候,怕是对于“猫系女友”要改观了。没错,兽医小明说的就是缅因猫啦!

手手跟人一样大!巨型缅因猫内心其实是个温柔汉!
手手跟人一样大!巨型缅因猫内心其实是个温柔汉!

一只缅因猫莲花Lotus因为它巨大身型以及威猛的外表成为网红界里的新秀猫,虽然缅因猫的体型本来就比一般家猫来的大,但是莲花却是非常巨大,在它三岁时的体重就足足有将近10公斤,比一般缅因猫最多平均8公斤的体重又多了将近20%以上!

缅因猫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养
缅因猫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养

缅因猫的画风和其他猫咪可完全不一样,作为猫中“小巨人”,缅因猫的身材高大,像是一只小老虎一样。威武霸气的缅因猫气场可不一样,虽然它们也会卖萌,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都拜倒在它们的威武外表下。饲养这样一只大型猫咪可没有想象中容易,若做不到这些,铲屎官们可一定要三思!

“温柔的巨猫”—缅因猫,“铲屎官”一定要知道的缅因猫知识
“温柔的巨猫”—缅因猫,“铲屎官”一定要知道的缅因猫知识

缅因猫原产于美国缅因州,与布偶猫一样,都是现存体型最大、体重最重的猫之一(但一般情况下成年缅因猫的体型更大),缅因猫发育缓慢,4岁时才能达到完全成熟。缅因猫的特点1、大,很大,非常大成年缅因猫的巨大体型会是你第一次接触到它的最深刻印象,你首先会怀疑这到底是猫还是小狮子。

体型巨大的“嘤嘤怪”—缅因猫,它的温柔只有它的主人才能见得到
体型巨大的“嘤嘤怪”—缅因猫,它的温柔只有它的主人才能见得到

你好,这里是家有糯米初长成的御用铲屎官,我是老王,关注我,不迷路哦,每天学习猫咪的各种小知识。CFA优胜缅因猫 昨天有小伙伴看了布偶猫的介绍文章之后,就问我“老王,我特别想了解一下缅因猫,啥时候介绍一下?

“缅因猫”怎么养?最科学的5个饲养方法,请收好
“缅因猫”怎么养?最科学的5个饲养方法,请收好

缅因猫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甚至是还没见过它的真面目,因为缅因猫在国内比较少见,而且价格还比较贵,所以如果对缅因猫比较了解,或者饲养缅因猫一定是一位资深的铲屎官,如果你不知道缅因猫怎么饲养...

缅因猫怎么来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缅因猫怎么来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缅因猫##缅因##猫#我来啦!缅因猫的品种介绍缅因猫因原产于缅因州而得名,缅因州?啥?缅甸的?一查,原来是美国的缅因州。是北美自然产生的第一个长毛猫品种,约于18世纪中叶形成较稳定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