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最美的 > 挑选狗时要注意这十个方面,避免挑到“星期狗”

挑选狗时要注意这十个方面,避免挑到“星期狗”

 
作者:最美的
何为星期狗?星期狗就是买回家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会生病的狗。有些狗贩子为了获取利益,在一些原本生病的狗体内注射药物使狗看上去差不多和正常狗一样,以欺骗购买者。但星期狗并不是没有任何破绽,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星期狗与正常狗的不同之处,主要注意这十个方面。

何为星期狗?星期狗就是买回家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会生病的狗。有些狗贩子为了获取利益,在一些原本生病的狗体内注射药物使狗看上去差不多和正常狗一样,以欺骗购买者。但星期狗并不是没有任何破绽,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星期狗与正常狗的不同之处,主要注意这十个方面。

挑选狗时要注意这十个方面,避免挑到“星期狗”

1、精神状态

健康犬是活泼好动的,但是活泼好动的犬不一定是健康犬。因为有些狗贩子为了能让病狗卖出去,通常会在狗体内注射药物以刺激病狗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还要多多观察狗狗,健康犬不止活泼好动,还有反应敏捷,体力充沛,情绪稳定,喜欢亲近人,愿意与人玩耍,而且机警,警觉性高等特点。如果狗狗胆小畏缩,精神不振,低头呆立,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这类的犬均属于精神状态不良犬,不适合作为训练用犬。

2、眼睛

每只狗都有自己的眼睛形状。在选择狗时,应选择与品种标准一致的眼睛形状,眼结膜为粉红色,睫毛干净整洁,眼睛明亮,无分泌物。此外,狗的眼睛的大小和颜色应该是一致的。病狗常见的眼结膜充血,眼睛看起来红,眼睛周围有分泌物,睫毛凌乱,不整洁,眼睛无精打采等。

3、犬鼻

健康狗的鼻子又湿又冷,看起来有光泽,没有浆液或脓液分泌物。如果狗的鼻子干燥,裂纹多,有浆液或脓液分泌物,说明狗可能患有热传染病。在极少数情况下,当狗的鼻子着地时,狗的鼻子也会干燥,可以结合其他方面来判断狗的健康。

4、牙齿及口腔

犬的咬合方式有钳状咬合、剪状咬合、下颌突出式咬合(地包天),以及上颌突出式咬合(天包地)4种方式,每一种犬类都有各自的标准咬合方式,如果牙齿咬合形式不符合本品种特征要求,则视为先天性缺陷。此外,健康犬的牙齿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如果犬齿黄色明显,表明犬患病或已老年化。

健康狗口腔清洁湿润,无口臭,粘膜为桃红色,舌呈鲜红色或具有某些品种特征的颜色(如沙皮狗、松狮狗、冠毛狗舌颜色为蓝色或蓝紫色),不会无缘无故流口水。

5、耳朵

健康犬的耳朵温度适中,无特殊异味,外耳道清洁无过多分泌物。病犬的耳朵温度较凉或较热,外耳道可能会伴有较多的褐色或黄绿色的粘稠分泌物,病犬的常表现出甩头、抖身等行为。

6、皮肤及被毛

健康的狗皮肤柔软有弹性,皮肤温和,头发自然有光泽。病狗皮肤干燥,弹性差,头发粗糙、硬、凌乱。如果身体表面有皮肤病,也会看到秃斑、痂和溃疡。此外,当我们买狗时,我们还可以观察狗的头发是否明显不同于其他部位。如果狗的头发相对较短,它可能是由于狗在治疗过程中剃须引起的。

7、四肢

健康犬的四肢应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果前肢呈内足形,斗牛犬形,后肢为O形、X形状,外八形,甚至跛行,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四肢疾病,当然,除了一些特殊的四肢形状,如英国斗牛犬、巴吉度犬、北京犬等。

8、肛门及生殖孔

健康犬的肛门应是紧缩,肛门周围清洁无分泌物。如果肛门松弛,周围有异物,并且污秽不洁的,则表明该犬患有下俐等消化道疾病。母犬的生殖孔应外突明显。

9、尾巴

狗的尾巴形状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狗的尾巴不仅能增加美丽的外表,还能表现出狗的表情和精神状态。健康的狗尾巴应该符合这个品种的特点。当你看到主人时,你应该摇摇尾巴,这是非常愤怒和充满活力的;不健康的狗尾巴经常懒惰地下垂,看起来虚弱。

10、体温

幼犬的正常体温为37.5~38.5℃,成年犬的正常体温为38.5~39℃。

挑到周狗不仅消耗金钱,还会伤害主人的感情,所以挑狗要小心,尤其是宠物市场的狗。

英国斗牛
英国斗牛
巴吉度
巴吉度
相关文章
第一次购买,如何才能选择一只健康的狗狗?初次养狗指南~
第一次购买,如何才能选择一只健康的狗狗?初次养狗指南~
宠物犬美容与健康
宠物犬美容与健康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且健康的狗狗,买了狗狗后需要做什么呢?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且健康的狗狗,买了狗狗后需要做什么呢?

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负责任的宠物店也是不少,有很多人买到了星期狗,回来没几天狗狗就生病去世了。那么怎么才能买到健康的狗狗呢?买到狗狗之后应该怎么照顾才不容易生病呢?想买到适合自己的狗狗,应该注意什么?

800元买的狗,要花8000元去救,值不值?
800元买的狗,要花8000元去救,值不值?

近些年,养狗的铲屎官越来越多,但是,在买狗狗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把辛酸泪,因为10个人中有5个人都买到过星期狗。把狗狗买回家后,才一天的时间,就开始出现拉肚子、咳嗽等症状,一检查,多是犬瘟、细小等高发的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