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屎官自省:宠物的心理健康,你有关注过吗?
宠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除了冷暖饥渴,也有喜怒哀乐,所以猫咪和狗狗才被称为“伴侣动物”。
但是,很多人在养宠物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吃得好、驱虫打疫苗等生活和健康问题,忽视了它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996的年轻人,白天很少在家,晚上耍手机打游戏。
于是,宠物,尤其是狗狗,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会引发一系列行为学问题,导致部分人认为“我的宠物一点都不乖”。
接下来,隔壁兽医给大家列举分析4种常见的宠物心理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分离焦虑症与强迫症。
主要发生在狗身上,因为狗的祖先是群居动物,民族的概念一直刻在基因上。在它的世界里,主人是民族的一员,接受主人的食物分配,并对主人表现出服从的态度。
但是,如果狗狗没有适应长达几小时的独处,或者对主人过分依赖,就有可能发生分离焦虑症,同时并发强迫症。
在行为学上,表现为对主人外出极其敏感,独处时破坏家中物品,声嘶力竭地吠叫,在主人物品上大小便,强迫症重复甚至自残,如频繁舔身体某个部位、对着影子或门吠叫、绕着某些物体转圈、咬头发等。
2、狂躁症。
狂躁症可以理解为反向分离焦虑症,因为狂躁症的原因往往是主人长期过于强硬的训练,或者被殴打、责骂和遗弃。狗不信任人类,有心理阴影。
在行为学上表现为脾气急躁、动辄对人吠叫龇牙、护食、领地意识强烈,具有攻击性。
3、抑郁症。
新成员,如突然搬家,在家里增加其他宠物或婴儿,环境变化太大,缺乏陪伴,可能会导致狗抑郁。
在行为学上,抑郁症的前兆是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和忽视主人的呼唤。
4、臆想症。
目前并无所谓“犬猫臆想症”的研究,但据某些主人反映,自己的狗狗会无缘无故地对着某空旷方向狂叫,或对某一物体表现出异常的恐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曾经受过该物品的伤害或惊吓,对该物品的颜色、气味、形状等属性产生了条件反射,再次遇到类似物品时,就会触发臆想,造成恐惧的情绪。
当宠物出现心理问题时,大多数人会做出难以理解的行为,这可能会严重导致主人崩溃(如拆除房屋、小便)。因此,行为问题一直是宠物被遗弃或安乐死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让宠物保持身心健康是铲粪官员的重点,尤其是白天长时间不在家的铲粪官员。
但隔壁兽医必须提醒大家,在此之前,首先必须怀疑并排除/确诊宠物的健康是否出了问题!
开发培养嗅探游戏、适当外出运动、训练宠物学会独处、配置视频远程投喂逗玩设备、甚至再养一只宠物做伴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好了,宠物的心理健康在这里普及。隔壁兽医认为,主人的意识在宠物的心理健康方面比行动更重要。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对伴侣动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事实上,伴侣动物被称为伴侣动物的原因是相互陪伴,而不是单向输出爱!
再次提醒大家,宠物的心理问题很容易致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很容易导致遗弃和安乐死,请记住!
*如果觉得我说的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关注,我是【隔壁兽医】,专注普及犬猫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