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看家护院的守犬,汉代左卧姿红釉陶狗
左卧姿红釉陶狗,陶器,汉代文物,高43.6厘米,长50厘米,河南省南阳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河南南阳汉墓出土的这件左卧姿红釉陶狗,泥质红陶,由模制和捏塑而成,形体较大,空心。狗左顾,头上仰,两耳呈叶形,向上直立,鬃毛倒立,鼓目远视,长嘴前伸,张口露齿。粗颈,短尾,伏卧,前肢直伸,后肢屈于腹侧,尾尖上卷。通身施红釉。狗善守御,助人抵御凶灾,将陶狗置于墓中有镇墓、辟邪之意,以求御蛊攘邪、谢过求福、保护墓主人安享地下太平。同时,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相信死者会在阴间继续生存,因而随葬品均仿世间,衣食住行一应俱全,陶狗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动物类随葬明器,它从侧面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状况和财富占有情况。
左卧姿红釉陶狗塑造的是一个看家护院的守犬形象。工匠抓住狗机警的瞬间特征,加以夸张,通过古拙的线条轮廓,丰富的面部表情,真实的动态表现,恰到好处的再现其神韵,突出体现了汉代陶塑艺术写实而不繁缛,夸张却极为传神的特点。从陶狗的头部塑造来看,头的扭转角度较大,近90度,表现了狗发现动静后的反应迅猛、敏捷;陶狗两耳竖立,耳下鬃毛倒立,给人以高度警惕,专注倾听动静之感;狗的双目滚圆鼓出,翘首远望,似乎目标尚在远处,已然警觉,随时准备吠叫报信;陶狗的颈部是整体造型中最为夸张的部位,其长度大大长于脖子与躯干的正常比例,粗壮高挺,筋肉紧张有力,真切的体现了狗猛然伸长脖颈,密切追踪动向的神情;其长嘴张开,似乎准备吠叫,又似乎因为头部的上仰和颈部的突然发力,导致下颚肌腱紧张所致。细看陶狗的四肢和尾部塑造并非舒展放松,而是趾部弯曲撑起,尾尖上翘,似乎有力贯于其中,可随时起身,扑向目标。
古时候匠大家根据认真细致的查看和出众的手艺精确捕获狗的目光、姿势和动作,将新鲜、栩栩如生的一瞬间停留,使观众从静止不动的陶狗的身上看到了狗的信息主要表现,而这动势中显露的风韵和气魄则给人以真正的体会和认知性命的快乐。
书稿:刘晓
编辑:顾永杰
审批:荆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