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闻犬吠
小时候,我们家喜欢养狗,就是那种体型不大却机警灵秀的柴狗。出外求学的我每次归家,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那只大黄,摇着头摆着尾,亲昵地撕扯我的裤角,撕扯我的衣袖,甚而扑向我的小脸,温柔地呜咽着、亲吻着。倾刻间,一路的惊恐、寂寒和劳顿一扫而光,心里不由涌起一道暖流。
现今住在城市的高楼之上,不能养狗了,我常到郊外散步,溜达到不远处那个寂静的小村庄,去得多了,人熟狗也熟,那些人家的小白小黑小花花,见了我汪汪汪打几声招呼,冲着我摇摇尾巴,撒着欢儿,那份亲切之感尤令我动情。
狗的历史悠久,它是最早被我们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其驯化在我国约有8000年的历史。《说文解字》中对狗的注释引用孔子的话:“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声。意思是:狗,叩叫,叩气吠叫为主人守门。字形以“犬”作偏旁,“句”是声旁。由此看来,自古以来,狗就是人类的朋友,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经》中,与我们人类关联最紧密的犬虽涉及到得很少,但都被用于切合惟妙惟肖地表述农耕时代日常生活的烂漫幸福。《齐风.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卢”指的是黑毛猎狗,“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环套传出的声响。原诗仅二十四字,描绘出一个壮丽、仁德、英勇、多才的年轻猎人兽带上心爱的猎犬捕猎的场景。而在《秦风.驷驖》中,狗就愈发的神气十足了。诗里勾勒了秦襄公捕猎场景的恢弘和壮阔,而在捕猎以后游于“北园”时,“輶车鸾镳,载猃歇骄”——车儿轻轻地转啊鸾铃响叮当,长嘴的小猎犬、短嘴的小猎犬,你们凶悍勇武,多么的功成不居!
狗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多被用以渲染乡野的清新美好,表达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如: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犬吠水流声中,桃花运带雨浓”(唐·诗仙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孤村一犬吠,倚楼几人民银行。”(宋朝·苏东坡《倦夜》)
“鸡掠过篱犬吠窦,知有运镖来选购茶叶。”(宋代·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狗是家园的标志,是炊烟缭绕的村庄里乡情的守望者,总是令漂泊的旅人魂牵梦萦。这方面的古诗句有: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唐·卢纶《山店》)
“西林静夜重新来过宿,暗记人家犬吠声。”(唐·徐凝《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
而狗对主人的依恋,那种亲昵的状态,在诗人笔下被刻画的那么生动形象。古诗中多有涉及,如: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唐·杜甫《草堂》)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荒径已风急,独走唯犬随”(宋朝·梅尧臣《田人夜归》)
“犬可喜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代·陆游《舍北行饭》)
狗对家主忠心耿耿,不仅为其看家护院,还会不辞辛苦帮助主人排忧解难。《晋书·陆机传》记述了“黄耳传书”的故事。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名叫黄耳的狗,深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他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想让黄耳传信。没想到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遥遥千里啊!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
民国国文小学有篇课文《义犬》,讲述了一则很虐心的小故事。有个商人去要债,回来路上钱袋子从马背上掉了下来,商人并未察觉。跟随商人的家狗想把钱袋子咬住,结果钱袋子太重咬不动,它“汪汪”大叫提醒主人,结果主人一心着急赶路,并不领会。狗急了,屡次三番去咬马蹄子。马受惊了,差点把商人掉下来,商人火冒三丈,持枪一枪把咬马蹄的狗打倒,兀自骑马扬长而去。没走多久,商人发现钱袋子不见了,急忙转回查找,结果发现奄奄一息的狗还在钱袋子旁守护。“既见主人,强摇其尾,欲起立,力不能支,仆地上。商人大悲,以手抚之,犬瞑目而逝去……”
狗对主人的忠诚度是最高的,其它动物无与伦比。在主人遇难时,狗狗还会奋不顾身,甚而是舍身相救,历史上不少志怪小说记载了“义犬救主”的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义犬“黑龙”湿身运水扑火、勇救主人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记叙了狗狗“的尾”杀蛇救主的故事。而最为曲折感人的,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五《义犬》的故事。
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富饶的乡绅在船舶租赁返乡中途,用巨资赎出了屠夫刀下的一只狗。没成想船工则是武林上的劫匪,劫了商人的金钱,将其抛入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河;口衔裹具,与共沉浮。飘泊不知道几公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些人处,狺狺哀吠……”救下主人后,这只聪明的狗狗还心存报仇之念,抓出了乔装改扮的劫匪,被盗劫的金钱也物归原主。
不但在中国有“忠犬”“义犬”的小故事,在日本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忠犬八公”的小故事。八公是一条非纯种白色秋田犬,自小被孤身一人的东京大学专家教授上野英三郎抱到饲养,与之不离不弃。之后专家教授突发心脏病辞世,八公仍然不忘初衷,风雨兼程地来回于涩谷车站。寒来暑往,光阴如箭,整整的九载,八公犬每天晚上按时等候在涩谷站的出入口,苦苦等待主人回家……八公犬去世后与主人葬在了一起,大家捐款在涩谷车站创建了八公塑像、雕像,为此来留念这名“忠实的好朋友”。依据这一真实事件,日本还拍照了影片《忠犬八公物语》《忠犬八公的故事》。
当然,人对狗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北宋文学家苏轼爱狗更甚,他养过一只叫“乌嘴”的狗,这只狗本来过着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被苏东坡收养后,他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节省一些食物给乌嘴,乌嘴成了大苏的死忠粉,不仅“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为东坡看家护院,甚至化身为“贴心小棉袄”,“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见大苏被朝廷赦免,终于能返回内地了,高兴得摇头摆尾要跳舞。
苏轼写有一首题目超长的咏犬诗,叫《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诗云:
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
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
昼驯识客人,夜悍为门户网。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
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
长桥不愿蹑,径度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
再拜谢恩厚,天不遣语言。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不仅如此,在密州的情况下,苏东坡还带上狗和鹰去捕猎,写出了这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知名豪放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国倾城随郡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左手拿着大狗,左手撑起鸟鹰,雄纠纠、气昂昂,弯弓搭箭射天狼,这“老夫”的确够狂的啊!这也是苏东坡最广为人知的豪放词之一,词中那飞奔的猎狗呼啸声如在耳边,好像令人置身那一场上千年前的精彩纷呈捕猎主题活动,也充足领略到了苏轼宝刀不老、豪情壮志莫失的英风与豪情万丈。
宋朝婉约派词人、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爱养宠物,他写了一首《病犬》诗,叙写了家犬由青壮之时受宠, 到年老多病被弃,直到卖与屠夫被烹杀的悲惨境遇,读来令人遗憾:
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
趔趄劣於行,累然抱渴饥。
主人情义易,勿为升斗资。
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
屠脍意成功,烹庖在须斯。
糟糖固非意,豚矢同一时。
念昔初得宠,青缰缠球丝。
喂养候饥饱,动止常相伴。
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
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如今,无论农村也是大城市,养宠物的多了起來,可是多以改进的名犬为主导,像藏獒、金毛、泰迪犬、松狮犬、德牧犬、斗牛梗、萨摩耶犬、小泰迪、吉娃娃,种类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有的价位贵得令人震惊,动则好几千,甚而几万元。对于此事,我不是太好。那类貌不惊人却贫贱不移、坚贞不渝的柴犬小土狗,非常少有个人问津者,即使在乡下已不常见了,这令我徒添了些许莫名其妙的失望。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