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凌空 > 研究表明人们识别狗狗情绪的能力取决于其成长的文化环境

研究表明人们识别狗狗情绪的能力取决于其成长的文化环境

 
作者:凌空
据外媒BGR报导,即使某些人没有饲养宠物犬,但他们似乎能自然而然地识别狗狗的情绪。一项新的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原因,并表明某些人的成长环境等原因可能令人们与狗狗有着特殊的联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据外媒BGR报导,即使某些人没有饲养宠物犬,但他们似乎能自然而然地识别狗狗的情绪。一项新的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原因,并表明某些人的成长环境等原因可能令人们与狗狗有着特殊的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识别狗狗情绪的能力取决于其成长的文化环境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任务是邀请来自欧洲和摩洛哥的150多名参与者识别狗狗的情绪。这些志愿者是成组招募的,成年人和五岁至六岁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参与者包括非穆斯林欧洲人以及在欧洲和摩洛哥的穆斯林公众。

在穆斯林国家的传统社区,狗通常被视为不纯洁的,很少融入家庭。显然,这与穆斯林会恨狗的错误观念无关,但这只意味着不同的社会对狗的整体态度可能存在重要差异。

这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测量一群在成长过程当中没有与狗狗进行大量互动的个体对狗狗情绪的识别。非穆斯林欧洲人默认情况下对狗狗的了解要多得多。

关于人们如何与狗狗相处的理论被称为合作驯养。这种想法是,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可以说,基于生存和友谊的与狗狗的互动,可能会把对狗狗的爱印在我们的DNA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没有狗狗的家庭中长大,很少有人与狗狗交流,应该有识别情绪的能力。

在测试了所有志愿者对狗狗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识别能力后,这个理论似乎最起码。参加这项研究的孩子表现出内在的能力,能够读取狗的愤怒和兴奋的心情,在这方面,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组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研究人员说,在成人中,在一种对狗持积极态度的文化中长大的参与者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这可能导致不同的对狗的消极接触、兴趣或倾向。在欧洲和摩洛哥,没有宠物狗的穆斯林公众比没有宠物狗的非穆斯林公众更难准确识别狗的情绪,这表明,经常与动物接触是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的关键。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参与者对别能力。灵长类动物是动物界最接近人类的物种,但没有一组志愿者能够识别感情的能力。

相关文章
狗眼看人低有科学依据吗?
狗眼看人低有科学依据吗?
狗狗闹情绪时的7种行为,令人啼笑皆非,你家属于哪一种
狗狗闹情绪时的7种行为,令人啼笑皆非,你家属于哪一种
戈赞:狗狗的文化教育要从幼犬抓起哦
戈赞:狗狗的文化教育要从幼犬抓起哦

聪慧、聪明、聪颖,这基本上是每一位养宠物的朋友对自己狗狗的期待。始终不容易放码,只做主人容许做的事儿;当主人召唤的情况下,迅速返回主人身旁;横穿马路的情况下,会老老实实地等在十字路口旁,而不是在车阵中横冲直闯;

狗狗界的破冰文化,如何判断狗狗是否发情?
狗狗界的破冰文化,如何判断狗狗是否发情?

阿里的“破冰文化"火出天际,热搜不断……今天我们不谈阿里,我们聊聊狗狗的那些与“破冰文化”有关的事儿!1、狗狗的发情期根据不同的品种,狗狗的发情期一般是在她6-24个月大的时候,也就是狗狗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