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与寻血猎犬详细对比
藏獒 | 寻血猎犬 | |
| 图片 | ![]() | ![]() |
| 英文 | Tibetan Mastiff | Blood Hound |
| 别名 | ||
| 分布 | 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 比利时 |
| 祖先 | 藏獒 | 未知 |
| 产地 | 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 比利时 |
| 智商 | 第116名 | |
| 颜色 | ![]() ![]() ![]() ![]() ![]() ![]() | ![]() ![]() |
| 身高 | 61-71 | 58-69 |
| 体型 | 大型犬 | 大型犬 |
| 寿命 | 10-16 | 7-8 |
| 体重 | 64-82 | 36-41 |
| 价格 | 5000-8000 | 3000-10000 |
| 现在用途 | 守卫犬 家庭犬 伴侣犬 | 家庭犬 伴侣犬 守卫犬 缉毒犬 嗅猎犬 |
| 原始用途 | 守卫犬 | 嗅猎犬 守卫犬 |
| 量化 |
友善1 粘人2 护家1 吵闹4 体味4 美容3 掉毛4 服从2 口水2 活跃1 精力2 耐寒5 耐热4 |
友善4 粘人3 护家4 吵闹3 体味4 美容1 掉毛3 服从4 口水1 活跃3 精力3 耐寒3 耐热1 |
| 特性 | ||
| 适合人群 | ||
| 养犬建议 | ||
| 用户印象 | ||
| 整体 | 西藏獒犬曾在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西藏用于护卫牲畜,如今在欧洲是一种观赏犬,虽然仍不常见,但在整个欧洲都存在。西藏獒犬骨骼粗大、头大、体格大,适合于在高原地区生长,保护牲畜,并为欧洲、美洲甚至日本提供了斗犬的原始育种素材。西藏獒犬看起来很悠闲孤独,似乎很满足于做生活的旁观者,但是对于它自己划定的家园和领土的保卫是绝对一点不含糊的。有力、重、体格强壮、骨骼结实。外观庄严、热切、动人。是力量、结实和耐力的完美结合;适合于在各类气候条件下工作。成长慢,达到真正成熟期雌性需要2-3年,雄性则需要4年。可分为狮型藏獒和虎型藏獒两种,一种是狮型藏獒,又可分为大狮子头式和小狮子头式。大狮子头式:头顶后部及脖子周围鬃毛直立,毛长度大约有20公分左右,看上去就象雄师一样威武,威严肃穆。和小狮子头式:头顶脖子周围鬃毛较短,头风稍小,表情平静,看上去有狮子模样。另一种是虎形藏獒:犬头大,头顶脖颈鬃毛没有或过短,嘴宽,鼻短,形状如虎。 | 寻血猎犬最大程度拥有那些靠嗅觉群猎的猎犬的每一个要点和特征。它十分有力,对地面注意的密切程度甚于其他品种。皮毛摸起来薄而极其蓬松,颈部和头部皮肤上深深的褶皱特别引人注意。寻血猎犬拥有大量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指出,寻血猎犬是一种典型的以嗅觉捕猎的狗。他非常强壮,通常,寻血猎犬比其他品种的猎犬具有更大的捕猎范围。皮肤的质地(触摸)薄,非常松弛,这一点在头部和颈部更加明显,在这些部位,皮肤松松地挂着,有很深的皱纹。属于大型犬,最大的特点是嗅觉非常灵敏。它们的骨骼强壮,肌肉发达,身体修长呈矩形。显得雍容华贵,态度严谨。头部和颈部具有吸引力,皮肤富有弹性、柔软、薄且又褶皱。它运动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步态缓慢步伐柔软。身体的长度与肩胛骨之间的比例为10:9。胸部深度与肩胛骨的比例为1:2。头骨的长度与身体的长度比例为3:7。口吻的长度与头部的长度比例为1:2。 |
| 头部 | 头颅大,嘴方粗 | 头骨狭长,枕骨的尖顶非常突出。虽然额不突出,但由于眼睛深陷,看起来有突出的样子。前颜面——前颜面长,纵深而且非常宽,从侧面看时,轮廓直角。 |
| 颈部 | 脖颈周围鬃毛竖立,毛长2~40cm;如雄狮般威武。 | 长,肌肉强壮,颈部的肌肉非常的松散出现双层赘肉,雌性不太明显。 |
| 胸部 | 开阔的前胸,硕大的头颅 | 胸部适当地陷于前腿之间,形成深陷的胸骨 |
| 前驱 | 双肩平落,骨干肌肉发达。前腿直而粗壮,直立时轻度朝内倾斜。 | 肌肉发达强壮,从前面看直且平行。 |
| 后驱 | 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 结实,肌肉发达,从后面看平行。 |
| 尾巴 | 尾部:中长,长度不能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线,自然卷起,俗称“菊花尾”,可分为斜菊和平菊。斜菊:尾毛长,卷起紧,斜卷于犬藏獒背上。平菊:尾毛长,尾根紧卷,平卷放在后背上方,看似大菊花。镰刀型:犬尾虽挑起但不能卷紧,似弯刀状;有些挑起直立成一柱朝天式。 | 长、强壮、厚、位置高,然后逐渐变细,从不弯曲或扭曲。 |
| 颜色 | 毛色:黑色全身纯黑无杂毛,脖下、前胸处可有少许白斑棕红 毛呈牛毛红或枣红色,部分毛尖有轻微泛黑铁包金:黑背黄腿,两眼上方有两点铜钱般黄斑点(或黑背红腿,两眼上方有两藏獒点棕红色麻线般圆点)。纯白:全身雪白,又称雪獒。黄獒:(又称为红獒)毛色有草黄色、棕黄色、金黄色以及杏黄色灰色。 | 毛色为黑褐色、赤褐色和红色,较暗颜色的皮毛有时会分布着浅色或獾皮毛的颜色,有时会有白色斑纹。胸部、脚和尾巴尖允许有少量的白色。 |
| 毛发 | 毛发厚(密)而长,冬季比夏季更浓密,分底绒和针毛两层,公犬比母犬的毛发要长,颈部和肩部(及背部)有更长更粗的毛。前后小腿后部有较长的毛发。独特的双层被毛。底层披毛短密且柔软,近似羊毛。外层披毛则相当粗糙,不得有近似丝质般的柔软。颈部披毛粗重,长且密的颈毛围成皱领状,由头盖部的短软圆盖毛垫状的毛冠开始往下延伸由颈部直达犬尾,状似斗蓬。犬肢及腹侧的披毛较短,毛理细柔。 | |
| 眼睛 | 眼部:眼球为黄褐色,主要为三角形眼型,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隐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红肉眼底暴露出来称为吊眼。 | 眼睛深陷在眼眶里,由于下眼睑被沉重下垂的上嘴唇向下拖而向外翻转,眼睑呈菱形或钻石形。眼睛与猎犬毛色的整体色调一致,从淡褐色到黄色之间变化。然而,赤褐色的猎犬很少见,但淡褐色的眼睛为最佳。 |
| 耳朵 | 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较大,紧贴在面部靠前。 | 耳朵薄而软,特别长,位置十分低,优美地合拢下垂,末端向里向后卷曲。 |
| 鼻子 | 鼻梁坚挺而且比较短 | 黑色或褐色,鼻子宽阔且发达,鼻口张开。 |
| 物种起源 | 起源于:10世纪 藏獒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57年,他在今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藏人,在游记中描述 藏獒 西藏有“九犬成一獒”、“一獒抵三狼”的说法,其勇猛可见一般。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带,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其特征是“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藏语中藏獒的名字有“像狮子一样的狗”之意,也有传说藏獒是青藏高原古老犬种与狮虎等猛兽交配产生的后代。 历史上,成吉思汗远征欧洲时,就有一支拥有3万獒犬的部队,它们所向披靡,为成吉思汗立下赫赫战功。现代的人们相信,这支獒犬队中的部分獒留在欧洲,与当地犬种杂交,成为了现代西方许多猛犬的祖辈,比如英国的马士提夫和意大利的纽波利顿,这两种欧洲的獒犬,都具有藏獒的基因特点。藏獒也被称为“世界猛犬之父”。藏獒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著名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57 年它来到中国,在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西藏人和“来自西藏的狗”。它在游记中描述;西藏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胆,其形如驴,吠声如狮吼,足震山岳。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对西藏犬种的故事在公元1300 年间首次刊载,马可波罗更是西方国家第一个拥有“来自西藏的大狗”之人,随其回国的藏獒也是首批进入欧洲的藏獒。当年成吉思汗在西征时曾用3万只藏獒组建了一支军团,该军团曾为其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有的藏獒就散落在当地,成为多种犬只的始祖。 | 起源于:8世纪 在12世纪,当时的主教恰好用犬作为交通工具,教会权贵是培养寻血猎犬发展的最初人员之一。大量的高级牧师供养着一群猎犬,养犬场是每一个修道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保持犬的血统纯洁为极大的荣誉。事实上,对这个品种如此精心的饲养,使得它后来被称为“血统优良的猎犬”,其意思是属于贵族的。 此犬属于古老的阿登山脉勃拉克猎犬品种。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寻血猎犬的起源距今已有多久,但是有许多的权威人士都认为在基督纪元很早以前,寻血猎犬就在地中海国家享有盛名。它被称为是嗅迹猎犬、指示猎犬中最古老品种的现代代表,当然,几个世纪的选择育种使它已经在外观上与古代人所称赞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然而,它的特征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以至于犬类学家对它的探索贯穿了整个犬类历史。 寻血猎犬在圣战很早以前就出现在欧洲,第一头犬来自君士坦丁堡。有黑色和白色两个品种。黑色品种是8世纪著名的圣·休伯特猎犬,而白色品种后来成为有名的南方猎犬。黑色血统被进口到英国。两个品种对于其他猎犬和猎犬种类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
| 物种分布 |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藏獒的足迹,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以及中亚平原地区,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及尼泊尔甚至新疆、蒙古、宁夏境内均可发现藏獒的踪迹。 | 当寻血猎犬克劳迪亚斯·艾力恩尤斯(或“艾力恩”)在公元前3世纪写他著名的 |
| 品种介绍 | 藏獒作为最为异常凶猛的护卫犬,藏獒非常不适合在人群密集地和空间狭小的地区饲养。它们独立,服从命令,对自己的主人和领地极为忠诚。 | 寻血猎犬原产地比利时,别名圣·休伯特猎犬(st.huberthound),是世界上品种最老及血统最纯正也是体型最大的嗅觉猎犬之一。八世纪时,在比利时被饲养作狩猎犬,以圣休特犬之名闻名。圣休特犬受法国王室宠爱,1066年,由威廉王[1] 带到英国,经过几世纪后,英国改良品种,产生今日寻血猎犬。具有不屈不挠神奇的嗅觉追踪能力,有事实证明即使是超过14天的气味,也能追踪到。并且创造了连续追踪气味220公里的纪录。它所发现的证据曾经作为法庭呈堂证据。 |
| 认证 | ||
| FCI分组 | 雌性藏獒肩高22.9-24.8英寸(58.0-63.0厘米)体重:雄性藏獒体重141.1-176.4磅(64.0-80.0公斤) 雌性藏獒体重121.3-138.9磅(55.0-63.0公斤)头部:头部:头面宽阔,头骨宽大,枕骨、额明确,枕骨至上额和上额到鼻尖的比例相等,但鼻子的长度可以短些。鼻筒宽大。脸部肌肉宽且大,从各种角度来看都非常的充实和立体。比例为从枕骨到头断和头断到鼻尖的比例基本相等。 眼睛:眼睛有神,黑暗中闪亮,中等尺寸大小,呈深浅不一的褐色。 耳部:耳朵较大,呈三角形,自然下垂,紧贴面部靠前。警觉时自然升起。耳部覆盖柔和较体毛短的绒毛。 颌/牙齿:前上齿、前下齿平整,上部和下部呈剪式咬合(齿轮式咬合),齿列紧紧结合,以使下颚(唇)呈方型,保持鼻筒立方体的形状。平齿亦可接受。牙齿长,健壮。紧密。如此才能保持肌肉的平整。躯干:颈部:粗大,肌肉发达,极少垂肉,呈躬型,覆盖直立的鬃毛。 背部:直,肌肉发达。 胸部:很深,宽度适当。肋骨扩张良好,从而形成心形胸腔。胸延伸到肘下。四肢:肩部:双肩平顺,骨干的肌肉发达。 前躯:双肩平落,骨干肌肉发达。前腿直而粗壮,直立时轻度朝内倾斜。 身躯: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前足:猫足,相当大,健壮结实,趾与趾之间有毛。指甲可能是黑色或白色。单个的悬趾可能出现在前足。 后躯:强壮有力,肌肉发达,所有部分都有棱角。从后面看,后腿和膝盖是平行的。跗关节强壮,自然下垂(大约是腿长的1/3)与足垂直。 脚:一个或是两个的悬趾(狼爪)可能会出现在后足上,可选择于出生后切除。脚盘较大,对称,脚趾间有毛,类似猫科动物的爪。尾巴:中等长度,长度不能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直线,自然卷起。当警觉时,尾巴翘起,或朝向任何一边。步态:藏獒的步伐是轻盈而有弹性的,自然而有力。从侧面看启动和停止都出现最有力,最伸展的动态,而运动时发出的声音和有力感比速度更加重要。失格: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任何身体或行为上明显表现失常之犬均为失格。 | 雌性寻血猎犬肩高9.1-9.8英寸(23.0-25.0厘米)体重:雄性寻血猎犬体重90.4-110.2磅(41.0-50.0公斤) 雌性寻血猎犬体重79.4-99.2磅(36.0-45.0公斤)头部:头部:头部是最有特点的,表现出雍容华贵,仪态万方。正面看显得狭窄,侧面看宽阔,吻部较短,头部两侧显得平坦,且整个头部的宽度大致相等。 鼻子:黑色或褐色,鼻子宽阔且发达,鼻口张开。 口吻:深,宽。 唇:长,上唇赘肉垂下来,黑色或褐色,与鼻子同色。 颌/牙齿:牙齿排列完整,剪状咬合,牙齿洁白强壮。 眼睛:眼睛深深陷入眼窝中,眼睑呈菱形或钻石形。中等大小,呈椭圆形。表现出温柔善良大方。 耳朵:薄且柔软。躯干:颈部:长,肌肉强壮,颈部的肌肉非常的松散出现双层赘肉,雌性不太明显。 背线:平坦。 肩部:略微突出。 后背:直、宽,结实。 腰部:宽、强壮、短,略微圆拱。 臀部:肌肉发达,宽阔且较长。 胸部:椭圆形,宽阔。四肢:前躯:肌肉发达强壮,从前面看直且平行。 肩部:长,倾斜,肌肉发达。 上臂:长,倾斜。 前掌:结构紧凑,非常结实,不向内翻也不向外翻,脚趾拱,脚垫结实。 后躯:结实,肌肉发达,从后面看平行。 大腿:肌肉强壮有力。 跖骨:强和短。尾巴:长、强壮、厚、位置高,然后逐渐变细,从不弯曲或扭曲。步态:步伐缓慢,流畅自如。失格: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任何身体或行为上明显表现失常之犬均为失格。 |
| 性格特点 | 异常勇猛且具有很旺盛的护卫本领是藏獒这一犬种的特性。它的生气勃勃,主动、气魄十足且绝不畏怯,能在行动前安静、沉着地判断四周的状况,藏獒具有极佳的记忆力,其可塑性也很强,对环境的适应力也很高,可耐严寒、酷热和干燥的气候环境。异常聪明、忠于熟悉亲近的人是藏獒的习性,然而藏獒对陌生人则有很强的敌意。但对主人忠诚.亲热至极,作为护卫犬忠实可靠。藏獒在行动时动作灵活,攻击能力极强。 | 在性格方面,它非常慈爱,既不和同伴争吵也不和其他犬争吵。它的天性有些胆怯,对主人的亲切和责备同样敏感。 寻血猎犬性格温顺和善,外表迷人,体力很好,嗅觉非常灵敏,耳朵大又长,脸皮皱皱的,很像历尽沧桑的老公公。因此,近年来乃经常在各种传播媒体中亮相,其忧郁的眼神、羞怯的个性,颇能抓住观众内心深处那股怜惜的感情。在性格方面,它非常慈爱,既不和同伴争吵也不和其他犬争吵。它的天性有些胆怯,对主人的亲切和责备同样敏感。表情高贵而威严,表现出严肃、睿智和有力的特征,个性内敛、保守,温顺,和善,威严易深思熟虑。平时居处户内时安静而顺从,与人类相处则忠诚且善良。开始追踪猎物时,任何声音均听不见。在服从方面,寻血猎犬学得很快,但除非教导它喜欢这个类型的工作,否则可能有些固执。近几年来,伴侣犬的数量不断增加。 |
| 生理指标 | 藏獒每年发情一次,初情母犬发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20-30天,而老龄犬持续时间较短,从发情开始到结束持续约9-21天。 | 寻血猎犬的身高:雄性寻血猎犬肩高24.8-27.2英寸(63.0-69.0厘米) 雌性寻血猎犬肩高9.1-9.8英寸(23.0-25.0厘米) 寻血猎犬的体重范围:雄性寻血猎犬体重90.4-110.2磅(41.0-50.0公斤) 雌性寻血猎犬体重79.4-99.2磅(36.0-45.0公斤) |
| 宠物喂养 | 当今中国宠物业发展迅速,藏獒由于其出色威武的外形和名声得到很多中国人士的喜爱。藏獒在宠物交易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特别是用于配种的纯种犬,因此很多有钱人会选择购买藏獒用来看家护院或作为宠物饲养。但是大部分被迁往中国内地的藏獒,由于生活环境上的改变导致不适应,使得藏獒容易出现许多毛病,比如夏天因其厚重的毛皮经常会得皮肤病,严重者可能会因血管破裂而死亡(尤其是气压高的平原地区),藏獒原本是属于雪域高原用来放牧护卫的犬种,不适合一般人作为宠物饲养,即便不论水土不服的问题,其凶猛的天性,也经常会出现城市藏獒伤人的事件,因此为了饲主和他人,也为了藏獒本身,请购买时慎重考虑。 母犬的日常管理 第1天: ⑴幼犬专用的食品:如狗粮和罐头。 藏獒 幼犬 注意防寒避暑:新生仔獒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很差。因此,环境温度对仔獒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要特别注意搞好室内的环境温度。仔獒舍要用粗铁筋制成的半圆形铁架网。冬季,在铁架网上铺塑料薄膜,防止寒风侵袭,并用塑料薄膜将前后窗封严;夏季,应撤去塑料薄膜,用铁架网架葡萄、葫芦等攀缘植物,为藏獒幼仔遮阳。不同日龄藏獒幼仔的适宜环境温度为:0~7日龄:28~32℃,8~21日龄27℃,28日龄以后23℃,并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防止过堂风。 | 寻血猎犬个性温和对家庭成员保持友善,饲养时需要大量的运动和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适时的补充钙质,追踪性的游戏是它最感兴趣的,也符合它被培育的目的及天性。 |
| 生活习性 | 藏獒据说是举世公认的最古老而仅存于世的稀有犬种,在古老的东方有关藏獒神奇的传说已被神话为英勇护主事迹的化身。他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首长的最佳护卫犬。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但是以藏獒的攻击力和咬合力明显不足对狮子老虎构成威胁,所以流传的“犬中之王”美誉完全是商家炒作。 它的睡眠基本是比较集中在凌晨两点和中午,一般而言,藏獒没有什么固定的睡觉时间,它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个盹。它们在睡觉的时候比较喜欢把嘴巴埋在下肢里,然后侧卧,这样就可以随时都能观察到周围的情况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藏獒它们吃着东西的时候是比较急躁的,狼吞虎咽也是常有的事情,同类为食物激烈争抢也是十分常见。 它们在排便的时候,往往会后退会呈弯曲的形状,正常成年獒粪便富有有光泽的。一般颜色为黄色,没有异味,母獒在排尿时一般是蹲下的,但是公獒就会把腿抬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藏獒在随地大小便,那么就很可能说明它们生病了。 藏獒还是一种喜欢运动的动物,所以说我们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带他去遛一圈。让它们在宽敞的户外自由的奔跑和散步。对小藏獒我们也不能忽视,为保证其运动量尽可能让它在空旷的草地上和同伴之间欢乐的追逐,因为这样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 研究发现,藏獒在低氧气浓度环境下呼吸更舒服。和西藏人一样,藏獒已经适应了低氧的环境。 藏獒对季节的变化十分敏感,换毛的时间随季节的变化及时而准确,换冬毛的时间从每年的5月开始大量换毛,经5周的时间彻底换完,以适应炎热的夏季。而长冬毛则是在每年的9月至12月,以适应寒冷的冬季。 藏獒体尺的生长发育在南方表现较好,从24月龄的零世代到24月龄的第四世代中,公藏獒平均体高73.6cm,体长72.6cm,胸围86.7cm,管围16.7cm,母藏獒体高62.5cm,体长71.6cm,胸围84.1cm,管围15.4cm。 | 寻血猎犬最大程度拥有那些靠嗅觉群猎的猎犬的每一个要点和特征。它十分有力,对地面注意的密切程度甚于其他品种。皮毛摸起来薄而极其蓬松,颈部和头部皮肤上深深的褶皱特别引人注意。寻血猎犬拥有大量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指出,寻血猎犬是一种典型的以嗅觉捕猎的狗。他非常强壮,通常,寻血猎犬比其他品种的猎犬具有更大的捕猎范围。皮肤的质地(触摸)薄,非常松弛,这一点在头部和颈部更加明显,在这些部位,皮肤松松地挂着,有很深的皱纹。 |
| 气质表现 | ||
| 注意事项 | 关于养藏獒的问题,有人做出过这样的提议,但是,证明是不可行的,原因很简单,藏獒生性凶残,忠诚,嗜血,不惧怕任何目标,但是,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藏獒在认准目标的以后,只有两种结果,第一是自己被敌人杀死,第二是把敌人杀死,发狂的藏獒连主人的话也不会听,所以,这一点就注定了藏獒的执行力很不好,所以,不适合当军犬,还有就是,藏獒的一只眼球是白色的,这就是白眼狼这个词的来历,除了外表以外,主要是形容藏獒在发狂时候的六亲不认,这个时候,谁敢拦藏獒,谁就是敌人,主人也不例外,所以,容易丧失理智也不适合当军犬。 | 纯种的寻血猎犬是所有品种中最温顺的。不像警察所训练的犬那样,它的追踪是它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甚于其他。它从不攻击它所追踪的人。一旦它追踪踪迹有了结果,它的任务就结束了。但是它追随踪迹如此精确以至于它追踪得来的证据可以在法庭上使用。 |
| 宠物疾病 | 常见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耳廓疾病,外耳炎,中耳炎及内耳炎,白内障,逐渐性视网膜萎缩症,癫痫,眼睑内翻,眼睑外翻,过敏性皮炎 | 常见疾病:暂无 |
| 优点缺点 | 遗传病:髋关节发育不全、遗传性脱髓鞘性神经病?? ? | 优点:友善、可靠、可信赖。在自然境况下,对其他犬或人表现出喜争斗或敌意;胆怯、神经紧张,是与金毛寻回犬的特质相悖的,根据其严重程度扣分。 失格:身高低于或高于标准身高超过一英寸,上颚或下颚突出 |
| 小图对比 | ||
| 其它对比 | 大丹犬 捷克狼犬 法国獒犬 苏格兰梗 兰伯格犬 高加索牧羊犬 美国秋田犬 克伦勃猎犬 南俄罗斯牧羊犬 斯洛伐克楚维卡犬 阿拉斯加雪撬犬 拿波里獒犬 大白熊犬 苏俄猎狼犬 巴西獒犬 美国斯塔福德梗 萨路基猎犬 德国硬毛指示犬 | 大丹犬 新斯科舍诱鸭寻回犬 法国獒犬 波士顿斗牛犬 美国秋田犬 兰伯格犬 冰岛牧羊犬 中华田园犬 苏俄猎狼犬 萨路基猎犬 法国狼犬 爱尔兰红白蹲猎犬 西藏猎犬 斗牛獒犬 阿札瓦克犬 英国指示犬 南俄罗斯牧羊犬 牛头梗 |
| 返回 | < 藏獒 | <<寻血猎犬 |










西藏獒犬曾在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西藏用于护卫牲畜,如今在欧洲是一种观赏犬,虽然仍不常见,但在整个欧洲都存在。西藏獒犬骨骼粗大、头大、体格大,适合于在高原地区生长,保护牲畜,并为欧洲、美洲甚至日本提供了斗犬的原始育种素材。西藏獒犬看起来很悠闲孤独,似乎很满足于做生活的旁观者,但是对于它自己划定的家园和领土的保卫是绝对一点不含糊的。有力、重、体格强壮、骨骼结实。外观庄严、热切、动人。是力量、结实和耐力的完美结合;适合于在各类气候条件下工作。成长慢,达到真正成熟期雌性需要2-3年,雄性则需要4年。可分为狮型藏獒和虎型藏獒两种,一种是狮型藏獒,又可分为大狮子头式和小狮子头式。大狮子头式:头顶后部及脖子周围鬃毛直立,毛长度大约有20公分左右,看上去就象雄师一样威武,威严肃穆。和小狮子头式:头顶脖子周围鬃毛较短,头风稍小,表情平静,看上去有狮子模样。另一种是虎形藏獒:犬头大,头顶脖颈鬃毛没有或过短,嘴宽,鼻短,形状如虎。
寻血猎犬最大程度拥有那些靠嗅觉群猎的猎犬的每一个要点和特征。它十分有力,对地面注意的密切程度甚于其他品种。皮毛摸起来薄而极其蓬松,颈部和头部皮肤上深深的褶皱特别引人注意。寻血猎犬拥有大量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指出,寻血猎犬是一种典型的以嗅觉捕猎的狗。他非常强壮,通常,寻血猎犬比其他品种的猎犬具有更大的捕猎范围。皮肤的质地(触摸)薄,非常松弛,这一点在头部和颈部更加明显,在这些部位,皮肤松松地挂着,有很深的皱纹。属于大型犬,最大的特点是嗅觉非常灵敏。它们的骨骼强壮,肌肉发达,身体修长呈矩形。显得雍容华贵,态度严谨。头部和颈部具有吸引力,皮肤富有弹性、柔软、薄且又褶皱。它运动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步态缓慢步伐柔软。身体的长度与肩胛骨之间的比例为10:9。胸部深度与肩胛骨的比例为1:2。头骨的长度与身体的长度比例为3:7。口吻的长度与头部的长度比例为1:2。
头颅大,嘴方粗
头骨狭长,枕骨的尖顶非常突出。虽然额不突出,但由于眼睛深陷,看起来有突出的样子。前颜面——前颜面长,纵深而且非常宽,从侧面看时,轮廓直角。
脖颈周围鬃毛竖立,毛长2~40cm;如雄狮般威武。
长,肌肉强壮,颈部的肌肉非常的松散出现双层赘肉,雌性不太明显。
开阔的前胸,硕大的头颅
胸部适当地陷于前腿之间,形成深陷的胸骨
双肩平落,骨干肌肉发达。前腿直而粗壮,直立时轻度朝内倾斜。
肌肉发达强壮,从前面看直且平行。
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结实,肌肉发达,从后面看平行。
尾部:中长,长度不能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线,自然卷起,俗称“菊花尾”,可分为斜菊和平菊。斜菊:尾毛长,卷起紧,斜卷于犬藏獒背上。平菊:尾毛长,尾根紧卷,平卷放在后背上方,看似大菊花。镰刀型:犬尾虽挑起但不能卷紧,似弯刀状;有些挑起直立成一柱朝天式。
长、强壮、厚、位置高,然后逐渐变细,从不弯曲或扭曲。
毛色:黑色全身纯黑无杂毛,脖下、前胸处可有少许白斑棕红 毛呈牛毛红或枣红色,部分毛尖有轻微泛黑铁包金:黑背黄腿,两眼上方有两点铜钱般黄斑点(或黑背红腿,两眼上方有两藏獒点棕红色麻线般圆点)。纯白:全身雪白,又称雪獒。黄獒:(又称为红獒)毛色有草黄色、棕黄色、金黄色以及杏黄色灰色。
毛色为黑褐色、赤褐色和红色,较暗颜色的皮毛有时会分布着浅色或獾皮毛的颜色,有时会有白色斑纹。胸部、脚和尾巴尖允许有少量的白色。
毛发厚(密)而长,冬季比夏季更浓密,分底绒和针毛两层,公犬比母犬的毛发要长,颈部和肩部(及背部)有更长更粗的毛。前后小腿后部有较长的毛发。独特的双层被毛。底层披毛短密且柔软,近似羊毛。外层披毛则相当粗糙,不得有近似丝质般的柔软。颈部披毛粗重,长且密的颈毛围成皱领状,由头盖部的短软圆盖毛垫状的毛冠开始往下延伸由颈部直达犬尾,状似斗蓬。犬肢及腹侧的披毛较短,毛理细柔。
眼部:眼球为黄褐色,主要为三角形眼型,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隐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红肉眼底暴露出来称为吊眼。
眼睛深陷在眼眶里,由于下眼睑被沉重下垂的上嘴唇向下拖而向外翻转,眼睑呈菱形或钻石形。眼睛与猎犬毛色的整体色调一致,从淡褐色到黄色之间变化。然而,赤褐色的猎犬很少见,但淡褐色的眼睛为最佳。
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较大,紧贴在面部靠前。
耳朵薄而软,特别长,位置十分低,优美地合拢下垂,末端向里向后卷曲。
鼻梁坚挺而且比较短
黑色或褐色,鼻子宽阔且发达,鼻口张开。